一、建设背景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统筹推进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同时也存在顶层设计缺失、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建设目标
城市网格化管理为了达到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需要有一批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服务人员---- 社区网格员。社区网格员是进行具体服务工作的基本力量,是直接面对面经常接触群众的,社区网格员必须要有为群众服务的认识和为群众服务的基本本领。社区网格员需要与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了解民情,转达民情,解决民情,帮助政府完成好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促进和谐。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仅仅依靠以往的工作方式,难以保证网格员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稳定与和谐,管理的工具至关重要。
三、乡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功能介绍
1.控制台
控制台主要是对整个乡村数据报表的设置及查看,通过控制的分析报表可以清楚的了解,村里的总人口,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特殊人群占比等相应数据分析。
2.常规管理
系统配置:站点名称、版本号等相应设置。
附件管理:对于文件的管理,支持多种格式的文档,例如:图片,文档等。
个人资料:账户信息的编辑
3.权限管理
管理员管理:超级管理员的设定,具有最高权限的操作
管理日志:对于账户的登录状态实时监控
角色组:角色组分为超级管理员、村长、村书记、网格员等,不同角色拥有不同权限。
菜单规则:所有菜单系统展示
4.村管理
村管理:以村为单位设置的管理端口,可以对整个村的村务进行管理
村组管理:以组为单位设置的管理端口,每个组的情况单独管理
村委会成员:村委会成员即网格员的管理
通过层级管理,管理系统更加完善,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不同权限可以对被管理人员进行添加和删减的工作。
5.村民管理
村民管理是整个乡村信息管理系统的重点模块,主要包含了对全村村民的管理:村民列表、党群管理、低保户、高龄名单、特困人员、慢性病人员、残障人员、脱贫户、监测对、刑释人员、涉毒人员。
通过所有村民信息的录入,以及类别的划分,可以针对于重点人群重点照顾,让沟通更便捷,服务更贴心、管理更完善。
根据不同类型的人群的特有通知和相关政策可以根据分类直达村民,大大的提高了村委会成员的办事效率,也能给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6.履历管理
履历主要是针对村委会工作人员的管理。
7.帮扶对象
脱贫是我国乡村的重点政策,帮扶对象是我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帮扶对象作为重点独立作为一个模块
8.基础设置
基础设置板块主要是对于各个模块的类型设置,便于后期资料的添加。